《学史刍论》 林建曾著-尊龙凯时

今人著述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 > 业务活动 > 今人著述
《学史刍论》 林建曾著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学史刍论自序

    近年来,和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一样,历史学界也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西方史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诸如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甚至“控制论”、“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引进采用,虽然有些作法不免生硬、勉强,但毕竟对拓展思路、视野,创新几十年不变的研究方法确有一定的帮助,对此应予以肯定。然而,与此同时,史学界中也有人沿袭“影射史学”的理论和作为,基于把历史当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观念,置史实于不顾,或大作翻案文章以哗众取宠,或无中生有地妄加“戏说”。对此,我实在不敢表示苟同。

    几十年学习历史的经历使我觉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恩格斯所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人和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间。”中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臭批倒”而百思不解时对人说,好在历史是人民群众写的。已把历史的本质和意义诠释得清清楚楚了。

    以敬畏的心态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是治史者最基本的职责。是存史资政,历史是根据所存文献编写的书。这部丛书的重要性,也就不用我再多说了。

    编辑诸君为这部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谢谢大家。

                                      二〇一三年五月八日

 

                   学史刍论后记

 

承贵州省文史馆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关心,建议我将多年所写文章找出来,由文史馆帮忙结集出版。

经过挑选,我找出了一九八一年至二○一一年间与人合作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五十篇。主要是历史论文,其中又以研究中国近现史、贵州地方史的文章为多。所论问题有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贵州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督教、天主教在贵州的传播及影响等等。由于种种原因,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或有始无终,未能继续下去;或虽仍在进行,但进展缓慢。而这些已发表的论文,也称不上什么精品佳作。不过,这些年来,我一直奉中国古代著名史家司马迁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圭臬,故而在撰写这些论文时,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收集资料时,往往不惜采取“拉拦河网”的方式,颇费时日地查阅相关、以至关系不大的典籍书刊等,惟恐史料不能收齐、有所遗漏;同时,尽可能地参阅有关文章,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力求对所论问题能提出一点新的见解,或从新的角度加以阐释。与此同时,我始终不能忘怀“文化大革命”时影射史学所造成的灾祸和危害,并始终认为,研究历史应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其基本目的之一,人类社会只有从真实历史中获取真正的经验、教训,才可能避免出现倒退、走弯路的情况。观照现实确实必要,但历史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替某一时期、某些地方、某些利益集团政治、经济、文化行为进行无原则辨解或吹捧的借口或托词。真实当是研究历史的第一原则。

通过这本书的出版,希望能听到更多人的批评、指教。

最后,再次向省文史馆顾久馆长,王德玉书记,沈志明、杨玉和、靖晓莉副馆长和有关同志致以谢意,并向多年来在历史学习、研究中,给我以指教和帮助的师长、同事、朋友表示感谢!

 

林建曾  

二零一二年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